展信愉快,這週關於自己的最新發現是:我的血壓竟然比正常人還低。
自小以來就很討厭做有氧運動,喘不過氣,缺氧的感覺真的非常難受。
雖然討厭,但奇妙地是在運動上的爆發力竟然意外地還行(?)印象最深刻自己小學短跑100公尺可以跑14-15秒!想來我的身體跟個性有不謀而合之處:人生任何競賽、考試,甚至在碩班寫論文,我都喜歡拖到最後一刻衝刺。
在衝刺的過程中,雖然在當下都覺得自己庸庸碌碌,沒什麼時間看著路上的風景,不過我卻也在這樣的狀況下完成了一大堆事。
話題扯好遠,我要回到我的血壓。
上高中後就發現自己的身體非常容易感到疲憊,常常在教室睡一整天;出社會後被迫綁在辦公室裡坐著辦公就更感疲累,明明沒做什麼體力活,下班後卻很常累倒在沙發上睡死到半夜才起身盥洗上床睡覺。
一開始以為疲憊是每日通勤所致,但某天上班午睡醒來,發現自己心悸到很不舒服,緊急到醫務室量了血壓發現數值低於正常標準以下。
:「我只聽過人會有高血壓,還真不知道低血壓要怎麼及時處理欸......」
上網搜尋相關資料,低血壓有很多成因:缺水、心臟功能缺失、貧血......等等。
最佳解方:多喝水,多休息,多運動…… Okay. 這三大方法,適用於任何病症吧!!!
目前預測起因應該是缺鐵性貧血,但更深入的原因,我想還是得去內科檢查一下,確保沒事。
真的好想體驗氣血充足,神清氣爽的感覺喔!!!!(大吼)
前陣子開始了 podcast 的經營,某方面來說,在有全職工作、眾多興趣的情況下短期產出,已經是執行力的展現了。想主題、寫腳本、錄音、剪輯後製、摸索 hosting 平台、寫社群文案、頻道圖文…..,雖然很累 (尤其是寫腳本、錄音、後製……這類需要長時間高度專注的工作真的會有「燃燒大腦」的感覺),但發布後看見聽眾的回饋和肯定、追蹤數上升,累不累,好像也沒關係了。
離職後的日子有好多事情想做:好好煮飯、練開車、彈琴、捏陶、寫作、讀書、DJ、拍影片、摸熟新興軟體……( 最近想開始玩 Figma 跟 Davinci,手繪部分想多玩一點 Procreate,筆記軟體……因為傾向即記即做,收集 references 跟撰寫腳本、讀書心得這類的事情,以方便性跟可利用性,google docs、gitmind 其實很夠用,如果有進階使用需求,之後會考慮試試看開源筆記軟體 anytype )。
上周跟研究所友人吃飯,他聽完我這些一連串想做的事,說了句:「你這樣哪有休息?根本忙死!」「有阿!之前在假日光做其中幾項事情,窩在家這樣做,我覺得很開心耶!!!心靈富足的感覺很讚欸🥺」「你會把自己累死!!」
不知道,但我現在獲得完整的一天,睡醒賴床第一件想的事情就是:「今天要來做甚麼好呢?好期待~」
之後有更多時間能自由調配,不知道會如何,到時候再來電子報分享吧!!
Same story
Producer: 鶴 The Crane
Composer: 鶴 The Crane
Lyricist: 鶴 The Crane
< 收錄自 2025年 專輯 Same Stories, Different Narratives >
照慣例電子報最後要分享歌曲~
我很喜歡的音樂創作人 The Crane 鶴 終於在 6/20 出了第二張個人專輯!目前已經循環了好幾遍,可說是我最近的精神食糧,配上我幾周前新訂閱的 Apple Music (現在是 Apple music 、Spotify 、YouTube Music 三刀流的狀態~ ) 上支援杜比全景聲(Dolby Atmos ),聽覺享受又更上一層,讚嘆科技!!!
< Same Story > 是這張專輯的 intro,兩分多鐘,看似簡單但層次豐富,彷彿說著:「噓,仔細聽,我要開始講我的故事了喔!」,更有趣的是,在最後的 outro < Different Narrative >的最後一段,鶴又將旋律接回< Same Story > 的第一句歌詞 ”
Same stories with different names ”、在兩首歌曲編曲上更在樂器創作上分別使用midi 和鋼琴純聲,呼應專輯「相同故事,不同敘事」的概念,又能把 outro 和 intro 接起來,讓你順暢地再重新循環一次專輯。
不覺得,這個細節,很讚嗎!!!!!!!!!(大愛)
總之,推薦大家多多支持我推 The Crane 鶴的專輯,之後的 podcast 也會來認真介紹,歡迎收聽~~~!
最近好像多了一些新朋友訂閱,真的非常感謝QQ!!歡迎大家來跟我當筆友~~我會很開心的!下周見!